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鋪天蓋地,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ROHS、REACH、無鹵、POHS、SONY等標準,但是少有時間能夠稍稍全面的梳理一下它們之間的關系,藉由本文,簡介如下。
歐盟ROHS指令是《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簡稱RoHS),其基本內容是:自2006年7月1日起,進入歐盟市場的電子電氣產品禁用6類有害物質(鉛 0.1%、汞0.1%、鎘 0.01%、六價鉻 0.1%、多溴聯苯(PBB)0.1%、多溴聯苯醚(PBDE)0.1%)。最初版本為歐盟電子電器指令2002/95/EC指令,2006年7月1日起實施,自2011年6月8日起,2002/95/EC正式被2011/65/EU指令(RoHS2.0)取代。2015年6月4日,歐盟委員會發布RoHS 2.0(2011/65/EU)的修訂案(EU) 2015/863,正式將4項鄰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鄰苯二甲酸甲苯基丁酯(BBP)、鄰苯二甲酸二丁基酯(DBP)、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 (DIBP)列入RoHS 2.0的限制清單(ANNEX II)中。至此,歐盟RoHS指令共限制包括4項重金屬、2項溴化物質及4項鄰苯在內的10項有害物質。
中國ROHS指令是《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是為了控制和減少電器電子產品廢棄后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促進電器電子行業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鼓勵綠色消費,保護環境和人體健康而制定的法規,2016年1月6日,《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經工業和信息化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并經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等8部門令第32號公布,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根據《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制定了《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合格評定制度實施安排》(以下簡稱《實施安排》),現予以公告。2019年11月1日后出廠、進口的列入《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達標管理目錄(第一批)》的產品,應滿足《實施安排》要求。
PoHS指令,英文全稱為Prohibition on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Consumer Products,中文譯為《消費性產品中禁用特定有害物質》。2007年6月8日,挪威通報WTO,提出“消費性產品中禁用某些危險化學物質”的要求,稱其將限制消費品中的18種物質,即PoHS法規。受限制的18種物質為:六溴環十二烷、四溴雙酚A、中鏈氯化石蠟、鉛和鉛化合物、鎘及化合物、砷及化合物、三丁基錫化合物、三苯基錫化合物、二甲苯麝香、麝香酮、全氟辛酸及鹽類和酯類、表面活性劑DTDMAC、DODMAC/DSDMAC、DHTDMAC、雙酚A、鄰苯二甲酸二異辛酯、五氯苯酚和三氯生。
PoHS名字與歐盟RoHS指令貌似相近,但兩者又有很大的不同。
a,限制含有有害物質的產品范圍不同。挪威PoHS法規覆蓋的產品范圍比RoHS更大。由于它是一個關于消費品的法規,因此PoHS涵蓋了除食品、食品包裝、肥料、醫療設備、煙草、運輸工具及附屬設備外的所有消費品。它包括的產品類別除電子電氣類消費品外,還包括衣服、箱包、建筑、玩具等。而RoHS只包括電氣電子設備和元器件電氣部件[1]。
b,限制的物質種類不同。PoHS法規限制物質的種類有18種之多,而歐盟的RoHS指令限制的物質種類為6種,分別是鉛、汞、鎘、六價鉻、多溴聯苯和多溴二苯醚,PoHS法規中有兩種,鉛和鎘為RoHS指令所包含的,除此之外還規定了16種物質禁止使用。
c,限制的物質濃度不同。PoHS法規比歐盟RoHS指令對有害物質的限制更為嚴格。如鉛的限量要求,歐盟RoHS指令要求的鉛限值濃度為0.1%(1000ppm),而PoHS法規要求鉛限值濃度為0.01%(100ppm)。
d,PoHS法規也有豁免清單,但豁免清單與歐盟RoHS不同。另外,歐盟RoHS排除的監視和控制設備在挪威PoHS中并不排除,也需要滿足。
PoHS法規遵從以前存在的大多數規則,包括歐盟RoHS中已有的電池和蓄電池指令和包裝指令。這意味著歐盟RoHS指令范圍內的電氣和電子產品不需要符合更加嚴格的鉛含量要求,但是它們一定要符合RoHS沒有要求限制的16種物質使用的要求。PoHS的要求比RoHS更加嚴格,但我們不能僅僅把它看成是貿易技術壁壘的一種手段,從積極的方面可以預見的是,這場工業領域的綠色革命將有利于環境的不斷改善和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
無鹵指令(Halogen-free):繼無鉛制程後,新一波的綠色電子浪潮~無鹵素已經席卷全球之電子產業,國際上大多數企業都在廣泛應用著無鹵素材料。鹵素材料是指在周期表中的氟(F)、氯(Cl) 、溴(Br) 、碘(I) 、砹(At)。鹵素的危害也是眾所周知的,有機鹵化合物在人體中可導致癌癥,而且其低生物降解率會導致生態系統中的積累,一些揮發性的有機鹵化物對臭氧層也有極大的破壞作用,進而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鹵素化合物被列為對人類和環境有害的化學品,禁止或限量使用。
REACH指令的全稱是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的英文縮寫(Registation,Evaluation,Authoris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這是一部保證化學品安全進入歐盟市場并得以安全使用的法規,旨在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保持和提高歐盟化學工業的競爭優勢地位,改善企業的創新能力,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REACH主要內容是要求證明日用產品中不含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根據歐盟REACH法規規定,自2018年6月1日起,年進口量為1噸以上的未注冊化學品將不允許投放歐盟市場。REACH規定,供貨鏈所有參與者對資料的保留期限為10年。
REACH 法規管控的范圍相當廣泛,它覆蓋了幾乎所有行業中化學物質的生產和使用,不僅包括工業中的化學物質,也包括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化學物質生產得到的產品,如清潔劑,油漆、服裝、家具、電子電氣產品等。因此對全球各個行業包括電子電氣行業將產生巨大影響,REACH提出的高度關注物質如下。